期待高校博物馆的门越开越大-凯发官网手机版

时间:2024-10-22 14:40 发布于:观察频道编辑:静子  来源:凯发官网手机版

随着“博物馆热”的持续升温,社会上关于“希望高校博物馆拆‘墙’”“希望高校博物馆加入‘群聊’”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
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,深藏学校的博物馆无疑是“学校里的学校”。相较于社会博物馆,高校博物馆自有其“个性”:它们大都依托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优势学科而建,一校一馆一特色,呈现小而精、专而深的鲜明风格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已有400多座高校博物馆,并且以每年8到10座的速度增长。就藏品数量而言,全国高校博物馆拥有的藏品之和,甚至超过故宫博物院、国家博物馆等7座知名大馆的总和。

然而,与其数量之众、藏品之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大多数高校博物馆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普遍存在开放度低、知晓度低、知名度低等短板。究其原因,既有基础设施、资金、人员等投入不足等客观因素,也受管理者的认知与心态这一主观因素影响。比如,有人认为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分属不同的管理模式,面向社会开放不符合其身份。再比如,有人担心敞开大门对外办馆会给高校的教学秩序、校园安全等造成一定困扰。凡此种种,阻拦着有强烈参观需求的公众“走进来”,阻滞着象牙塔里的宝物“走出去”。

高校博物馆的大门本应逐渐打开。早在2011年,《国家文物局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》就明确了高校博物馆的定位——是为了教育、研究、欣赏的目的,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、标本、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,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。 近年来,从开放周末、寒暑假等空闲时段的预约通道,到部分高校启动博物馆联展供大学新生无限畅游,再到精心打造研学实践基地吸引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前来参观,高校博物馆正日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“走出”象牙塔、服务社会公众。

高校博物馆的大门要越开越大。在许多社会博物馆热得发烫、一票难求的背景下,作为新生力量的高校博物馆不仅要敞开大门,更要积极引客,以形成二者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之格局。一方面,考虑到高校博物馆在经费保证、人才配置等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,包括文物部门在内的有关单位要及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、专业上的指导,鼓励更多高校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博物馆。另一方面,针对展览内容陈旧、运营能力欠缺等短板,高校博物馆也要勇于突破限制、积极进行创新,通过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等措施,努力让高校里的文物“会说话”“活起来”。

    标签:
凯发官网手机版
网站地图